作者:编辑:宣传部来源:管理学院 发布时间:2022/07/13点击数:
2022年6月21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第二批全国样板支部建设单位验收通过名单。
一、支部基本情况介绍
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成立于2008年,设支部书记1人,支部副书记1人,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各1人,2019年12月支部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全国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在做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发展”等常规工作的同时,通过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创建队伍、营造文化等形式,不断提升支部党建工作能力和水平。支部曾荣获“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亚搏手机版官方登录网站先进基层党组织”“亚搏手机版官方登录网站首批‘奋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支部建设成效入选《渝教先锋榜样力量》重庆教育100个榜样访谈录(下册)。
二、具体举措
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支部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精心组织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组织七一讲话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聚焦支部内涵建设,围绕“1121”支部建设思路,以提升支部组织力为重点,不断探索和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形式和内容。持续做好党员的教育与培养工作,在学校“五段式”党员培育体系基础上,积极构建“双向四驱”组织育人模式,注重党员党性修养和学生成长成才,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通过“五抓”,提升“五力”,夯实基础,注重支部组织力提升。
①抓制度建设,提升组织执行力。从支部建设标准化入手,细化党员发展流程,建立“133”党员学习体系、2+5+N主题党日模式、《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关于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实施细则》《组织发展“两融入、三结合、一目标”考核标准》等制度,注重工作执行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②抓阵地建设,提升组织影响力。支部主要抓好两个宣传阵地建设,一是线下阵地:党建活动中心。对活动中心进行升级打造、扩充,成为支活动的重要阵地和学院对外交流的窗口。二是进行线上阵地建设,支部在学院官网、微信公众号开辟“样板支部”板块,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展示支部建设成效。
③抓队伍建设,提升组织战斗力。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直作为支部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定期开展支委会,发挥领头雁作用,以党员骨干、学生骨干为抓手,有效统筹学院的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工作,发挥排头兵作用。
④抓文化建设,提升组织凝聚力。支部通过开展“党员同过政治生日”“我想对党说”、组织发展会录视频、重要时间节点发祝福短信等形式,提升组织温度,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广度,将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融入到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中,形成情怀党建。
⑤抓联动建设,提升组织融合力。支部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价值引领作用,利用周末集中开展思想政治主题教育,建立支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同时,支部积极推进与教师支部的联动,搭建育人体系,建立“‘1+1+1’学业导师制”,全面指导学生成长成才。
(二)构建“双向四驱”组织育人模式,开拓创新,注重党员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提升。
①向内:建立党员综合能力提升的“四个课堂”,全面提升党员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分别是理论素养提升课题、党务工作能力提升课堂、综合素养提升课堂、实践能力提升课堂。通过四个课堂对党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以此提升党员的获得感,强化党员的党性修养;同时经过系统培养的党员分别以四支特色团队为载体开展相关工作,进一步助推支部发挥组织育人功能。
②向外:搭建党员综合能力实践的“四个团队”,全面展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凸显榜样示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团
该团队主要由支部学生党员组成,在学院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以及特色党建活动开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建+协同服务——学生日常事务一站式服务平台
该平台以党员和辅导员助理为主体,为学生提供办理日常事务快捷化服务。
党建+专业实践——旅游志愿服务队
主要是结合管理学院市级一流专业、市级特色专业及市级转型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一支团队。以学生党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主体,致力于校内外会务接待、礼仪服务以及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工作。
党建带团建——“思齐”模范团支部
该团队由学生党员、学院各团支部书记、部分团支委组成,是管理学院党建带团建的一个特色。通过系统开展学习与实践、塑造与培养,提升团队成员的综合能力,同时指导团队成员分别回归各自所在团支部开展基层团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其先进典型、朋辈互喻、示范引领的作用。
三、创建成果
在培育创建全国样板支部期间:打造了四个党建工作品牌;建设了四支特色党员团队,产生了两项思想政治工作项目;创新主题党日模式一个;建设党建活动中心一个。特色党员团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团入选2019年重庆市民办教育协会首批“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案例、“思齐”模范团支部入选重庆市高校“一校一品”十佳团学品牌项目。支部教师党员曾获得 “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重庆市辅导员年度人物”“重庆市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三等奖”“重庆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以及校级“优秀辅导员”“我最喜爱的辅导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支部学生党员曾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国家奖学金”“重庆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重庆市团干部岗位实践能力大比武一等奖、二等奖”“大学生‘挑战杯’市级一等奖、三等奖”等荣誉,充分发挥出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建设期内支部成员积极申报市级人文社科项目2项、完成校级党建课题2项、校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1项;参与市级党建综改项目1项、市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1项;形成《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推进“双创”工作的实践探索》《朋辈群体作用下的大学生党员党性培养实践探索》等党建论文6篇。
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支部在创建期间先后迎来渝中区工商联非公党建第二协作组党组织、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以及在合高校等30余个校、企基层党组织,累计300余人次到支部参观交流。2+5+N主题党日模式、同过政治生日、党员特色团队建设等创建经验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运用;管理学院教师一支部入选校第二批奋进支部创建单位;与合川区行政服务中心党支部、合川区民营经济协会党支部等进行校地共建;与我校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党支部、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和文学与创意传播学院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建,充分发挥样板支部的示范带动效应。共建党支部、党员三下乡实践活动、辅导员思政主题教育、向阳微党课等先后被中青网、央广网、中国网、中国共产党员网、重庆共青团官网、梨视频、澎湃新闻客户端等媒体、学校官网、学校公众号等多次报道。